毕善功

毕善功(Louis Rhys Oxley Bevan,1874年—1946年),英国人,清末与民国时期在中国担任教师。

毕善功的照片

生平

1874年2月7日,出生于英格兰伦敦圣吉尔(St Giles)区。父亲是一名公理会牧师(Congregational Minister)。毕善功是家中第三子。

1886年11月6日,随家人迁居抵达澳大利亚

毕善功在英格兰时就读于泰勒商业学校(Merchant Taylor's School)。移居澳大利亚后进入墨尔本的英国圣公会文法学校(Church of England grammar school)。[1]

1888年10月通过墨尔本大学的入学考试,从1889年一直到1896年,就读于墨尔本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主修数学和自然哲学(Mathematics and Natural Philosophy)。[2]到1896年,毕善功已经通过了墨尔本大学为该专业设立的所有考试。[3]

1896年,被剑桥大学三一学堂(Trinity Hall)录取。

1898年,墨尔本大学在毕善功本人缺席的情况下,授予其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学位。[4]

1899年,获剑桥大学法学士(LL.B.)学位,成绩为一等(First Class)。该学位通常需要四年才能取得,而毕善功只用了三年,这一优异成绩被墨尔本数家当地媒体报导。[5]

1900年,获剑桥大学文学士(B.A.)学位。同年,在伦敦格雷律师学院(Gray's Inn)取得出庭律师(Barrister-at-law)资格。随即返回墨尔本。[6]

1901年5月,成为澳大利亚执业律师,可以在维多利亚州最高法院出庭。[7]

1902年来华,任教于山西大学堂西斋,教授法律。同时担任西斋副总教习。

1903年,在上海与澳大利亚人Florence Springthorpe结婚。

1906年,在敦崇礼逝世后,代理山西大学堂西斋总教习,直到苏慧廉接任。

1910年,转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英国法律、英文、拉丁文。

1916年,其妻子Florence Springthorpe病逝。

毕善功曾任中国政治学会主编的英文期刊《中国社会和政治学报》(The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第二任总编辑。(该报于1916年创刊)[8]

在北京期间,交往甚广。与胡适蒋梦麟丁文江等中国学界名流均有来往。[9]其中与胡适的关系尤为良好。[10]

1926年,出任燕京大学教授。教授罗马法与外国法。[11]

1936年12月,因华北局势紧张,毕善功离开中国,返回墨尔本。[12]

1946年10月13日,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城郊的莫尔文(Malvern) 因车祸逝世。[13]

荣誉

1906年(光绪32年),清政府授予毕善功二品顶戴。[14]

1910年,清政府赏给毕善功二等第三宝星并二品封典。[15]

1914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向毕善功颁发四等嘉禾章。[16]

1919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向毕善功颁发三等嘉禾章。[17]

1947年,为了纪念去世的毕善功,燕京大学外籍教职员发起成立“纪念毕善功先生奖学金”。[18]

参考文献

  1. ^ PERSONAL. The Argus(Melbourne) (Page 9). 24 JUN 1899. 
  2. ^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atriculation Examination. The Argus (Page6). 1889年1月7日. 
  3. ^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Results. The Argus (Page 6). 13 MAR 1896. 
  4. ^ THE UNIVERSITY YEAR. The Age(Melbourne) (Page 5). 21 MAR 1898. 
  5. ^ MR LOUIS BEVAN. Weekly Times(Melbourne) (Page 12). 01 JUL 1899. 
  6. ^ John Venn; John Archibald Venn. Alumni Cantabrigienses: A Biographical List of All Known Students, Graduates and Holders of Offic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19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年: 第253页. ISBN 9781108036115. 
  7. ^ Personal. The Argus(Melbourne) (Page6). 1901年5月3日. 
  8. ^ 孙宏云. 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一九二六至一九三七). 三联书店. 2005年: 第281页. ISBN 9787108022561. 
  9. ^ 欧阳哲生 主编. 丁文江文集 第7卷.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年: 第380页. ISBN 9787535555380. 
  10. ^ 胡适的日记中多次提到他与毕善功的交往。参见:郭存孝:《胡适、罗尔纲和他们的朋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版,第254-255页;舒芜:《串味读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4页。以上两书所引用之胡适1922年日记可资为证。
  11. ^ 王健. 中国近代的法律教育.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第235页. ISBN 7562021724. 
  12. ^ 参见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NSW), 22 Dec 1936 p12.
  13. ^ Louis Rhys Oxley Bevan. Residents of Upper Beaconsfield and surrounding areas. [2023-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0). 
  14. ^ 潘懋元; 刘海峰.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高等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年: 第76页. ISBN 978-7-5444-0845-5. 
  15. ^ 潘懋元; 刘海峰.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高等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年: 第74页. ISBN 9787532032143. 
  16. ^ 钱英才. 大师侧影 陈汉章与周围的人们. 宁波出版社. 2014年: 第199页. ISBN 9787552616569. 
  17. ^ 申报 (第3版). 1919 MAR 6.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18. ^ 外籍敎职员发起募集纪念毕善功先生奖金. 燕大双周刊. 1947年, 第42期: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