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發電廠清水機組,為一座位於臺灣花蓮縣秀林鄉的小型水力發電廠,舊稱清水發電廠,台電公司東部發電廠進行組織改造後,該廠全名改名為臺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東部發電廠清水機組,民間另有清水水力發電廠、清水電廠等稱呼。廠區坐落在木瓜溪支流清水溪畔。於1939年啟用,是東部發電廠所管轄之發電機組中歷史最悠久者[2][3]。係採川流式發電,有效落差為406公尺。
沿革
1930年代 - 1945年
清水發電廠最早在臺灣日治時期1936年10月20日動工興建,廠房土建工程由田村組負責,機組裝置部分由酒井鐵工所。於1939年10月完工商轉供電,當時發電廠名稱為「清水第一發電所」[1]
1941年增設了第2部及第3部機組,每部裝置容量為二千五百瓩(2.5MW)[3][1]。
1944年遭遇洪災,清水溪暴漲,並衝入發電所內導致發電所內部及機組損壞嚴重而決議廢棄。
1945年 - 2000年代
二戰後,臺灣省政府創立臺電公司,並開始著手針對日治時期臺灣各地日本殖民政府所遺留下的發電廠進行重建,1947年起原已被沖毀的清水發電所開始重建[2]。後改名為清水發電廠。
2000年代 - 至今
2001年5月,因應政府組織改造,臺電「東部發電處」改組成「東部發電廠」,旗下多座發電廠亦改稱為發電機組,清水發電廠改為東部發電廠清水機組。並且完成自動化遙控機組工程,再由銅門機組設立銅門副控進行清水機組的遠端遙控機組與水閘門之開關。
2014年5月,因應東部發電廠組織及人員精簡,銅門副控正式裁撤,並將該副控之功能移至東部發電廠位在花蓮市的廠本部二樓總控制中因進行遠端遙控。
設施
清水機組最早於日治時期裝置了一部橫軸佩爾頓式水輪發電機(Pelton turbine),其中水輪機由日本電業社製造,而發電機則由日本芝浦會社製造,容量為二千瓩(2MW)。後陸續增加機組,至今總計3部機組發電容量為7000KW(7MW),年發電量約4,400 萬度。
機組
管理
- 電廠名稱:東部發電廠清水機組
- 管理單位:臺灣電力公司東部發電廠
- 廠內編制:1(機組為遠端遙控,僅駐廠保全1人)
設施
- 廠房類型:露天式
- 取水來源:清水溪 - 木瓜溪支流(清一壩)
- 壓力鋼管:三條
圖集
廠區
發電機
-
清水機組廠房內部
-
清水機組一號發電機外殼
-
東部發電廠清水機組一號發電機名牌
-
清水機組二號發電機外殼
-
東部發電廠清水機組二號發電機名牌
-
清水機組三號發電機外殼
-
清水機組三號發電機名牌
水輪機
-
清水機組廠內展示的佩爾頓式水輪機動輪
-
清水機組主閥開關壓油設備
-
清水機組一號水輪機外殼
-
清水機組一號水輪機針閥上部
-
清水機組一號水輪機調速機飛輪
-
清水機組二號水輪機外殼
-
清水機組二號水輪機針閥上部
-
清水機組二號水輪機調速機飛輪
-
清水機組三號水輪機外殼
-
清水機組三號水輪機針閥上部
-
清水機組三號水輪機調速機飛輪
註釋
外部連結
|
---|
和平溪流域 | | |
---|
立霧溪流域 | 發電機組 | |
---|
水壩壩體 | 溪畔壩 · 砂卡礑壩 · 白楊壩 · 鶴壽壩 · 修德壩 · 青柏壩 · 谷園壩 · 中陶壩 · 陶塞壩 · 小瓦壩 · 西瓦壩 · 華祿壩 · 復興壩 · 慈恩壩 |
---|
|
---|
木瓜溪流域 | |
---|
壽豐溪流域 | |
---|
利嘉溪流域 | |
---|
萬里溪流域 | |
---|
畫線部分為,原已動工,後遭取消之水力發電開發計劃。 |
|
---|
火力 | |
---|
水力 | |
---|
核能 | |
---|
地熱 | |
---|
不限地域 | |
---|
※備註1:標註「*」為民營發電廠,無該記號者為 台灣電力公司營運。 ※備註2:橫槓者為已取消/停建/停止運轉發電廠。 ※備註3:斜體者為建成未運轉發電廠。 |
|
---|
火主水輔時代 (日月潭水力電氣 工事未完工以前) | |
---|
水主火輔時代 (日月潭水力電氣 工事開始營運後) | |
---|
東台灣 | |
---|
離島地區 | |
---|
未實行的計畫(註2) | |
---|
註1:因戰事而中止計畫,後續的 立霧第二發電所、 立霧第三發電所則未能實行,同時也是東部電氣開發計畫之一。 註2:未實行的計畫全由 國民政府接手後完成,但名稱都已非沿用日本,故內鏈連結上可能會出現國民政府採用的命名。 註3:富家溪水力發電為1941年由新港電氣組合籌建,雖當時已完成廠房與取水設施之土木工程,然機組自日本海運至臺灣途中遭到盟軍擊沉,後因戰事廢棄,故從未商轉過,現其廠房皆已遭到洪水沖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