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船洲監獄是一所位於香港昂船洲的監獄,1863年興建,原定於1866年落成,但因經費不足而被逼放棄興建[1]:9,監獄範圍其後被納入昂船洲軍營內。
昂船洲監獄現存建築物之中,兩座瞭望台(現昂船洲軍營318座及319座)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守衞室(A座)及監獄長宿舍(H座)則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興建沿革
1858年,香港政府計劃大規模擴建當時稱為中央監獄的域多利監獄,引進「放射式」監獄設計,但最終只建成南組,北組用地則改建成中區警署大樓[1]:9。中央監獄人滿之患,逼使港督羅便臣在1859年決定於昂船洲興建新監獄[1]:15,監獄選址於昂船洲東面,設計亦是採取「放射式」,中央監視塔可監視各座囚倉的通道,但設計仍有不少弊端,如監視塔不能直接監視到每個囚室內的情況,而靠近扇形軸心的囚室在通風和採光均較差。監獄可容納600名囚犯,設有囚室、行政樓、工場、醫院、教堂、職員宿舍等設施[1]:20。
羅便臣構思由中央監獄犯人,興建昂船洲監獄,每日將他們收押在一艘停泊在昂船洲對開海面的船隻上,每天犯人由船上出發,到岸上參與新監獄的興建工程。他的建議得到定例局支持,並承諾撥款。港府遂以保安考慮,遷徙島上60多名居民,賠償共3211元,並招標物色合適船隻,最終以5250元購入皇家薩克遜號(Royal Saxon)作為海上監獄[1]:45。當時中央監獄挑選了280名囚犯轉到船上服役,他們須是華籍男性囚犯,被判兩年或以上苦工監,並在1863年起計仍有不少於12月刑期的囚犯。工程展開不久,皇家薩克遜號即發生駁船翻沉而囚犯溺斃事件,其後為安全計只好停靠岸邊,但在1864年4月21日即發生集體逃獄,其後監獄加強了對犯人的看管至停用為止[1]:47。
1866年,港督麥當奴到任不久,即因經費高昂而決定裁撤昂船洲監獄計劃,在1866年10月31日正式廢棄仍未完成的監獄,翌年把用地撥歸駐港英軍。1874年9月22日至24日的甲戌風災,摧毀了監獄內大部分建築物。在香港保衛戰中,昂船洲遭到日軍重擊,監獄建築物在香港日佔時期曾被日軍改為軍人康樂中心,至香港重光後恢復為軍營用途[1]:21。
現況
監獄現為昂船洲軍營範圍,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陸軍部隊駐守。現存建築物包括兩座原建於監獄拐角的八角形瞭望台,屬都鐸復興式和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現為軍營第318座及319座,兩座建築物在1997年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另外,現為軍營A座及H座的守衞室及監獄長宿舍,則於1997年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1]:21[2]。
-
昂船洲監獄守衞室,現為昂船洲軍營A座
-
昂船洲監獄監獄長宿舍,現為昂船洲軍營H座
參見條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