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
仅供参考,並
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
醫學聲明。
斜視(strabismus)又称眼位不正,俗稱鬥雞眼、脫窗眼[1]等,是眼球位置的不正常狀況,當雙眼注視某個物體時,雙眼無法準確地直視該物體[2],但單眼可以控制聚焦於某物體上。這種徵狀可能是偶一為之也可能經常發生,如果在孩童時期常常發生,可能導致弱視或喪失空間知覺[3][4],如果發生在成年期,則有可能導致複視[3]。以下原因可能造成斜視的發生,如肌肉萎縮、遠視、腦部病變、創傷或感染。風險因子包含早產及腦性麻痺,家族病史也是其中之一。
斜視有以下幾種類型,雙邊眼球內聚的內斜視、雙邊眼球分散的外斜視、以及雙眼無法垂直對正的上斜視。上述類型也可依症狀是否是在目視任一方向時都出現,還是目視特定方向才會出現來分類。診斷的方式是藉由光照當事人的眼睛,觀察確認其瞳孔是否維持在中心位置。腦神經疾病也可能會有類似斜视的徵狀[3]。治療方式依斜視的類型及潛在病因而有所不同,如配戴眼鏡,也有可能會進行斜视手术,有些類型越早動手術越好。患有斜視的兒童約佔2%[3]。
词源
英语「strabismus」,来自希腊语的「strabismós」,原意即「斜眼看」[5]。
分類
斜視的分類主要循兩種途經[6][7]:
- 患者眼睛的對焦位置:
- 斜視的眼睛向外側傾斜,稱為外斜視
- 斜視的眼睛向內側 (鼻樑) 傾斜,稱為內斜視
- 斜視的眼睛向上方或下方傾斜,稱為上斜視或下斜視
- 斜視的眼睛的視軸作順時針或逆時針傾斜者,稱為旋轉斜視[4]
- 斜視是否在外觀上顯現出來:
- 可以從外觀上觀察到的斜視稱為顯性斜視
- 如患者平時視物時並無異樣,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出現斜視,則稱為隱性斜視
一般而言,內、外斜視比上、下斜視常見[1][7]。
成因
人類的眼球由眼外肌控制運動。當人觀看事物時,大腦會根據視神經收到的影像而控制外眼肌的運動。如果視神經、大腦或眼外肌任何一處出現問題而無法正常運作,便可能引致斜視[6]。另外,如果雙眼視力不平均而影響雙眼視覺能力,也有可能產生斜視[7]。
任何在出生後六個月內出現的斜視皆稱為先天斜視。健全嬰兒的先天斜視多以內斜視為主,而先天外斜視多為神經系統、面部出現毛病,或為其他視力問題的表徵[4]。另外,兒童在發育期間,由於兩眼之間的距離較闊,呈視內、外側的眼白不對稱,未必屬於斜視[6][7]。
在出生六個月以後才出現的斜視稱為後天斜視。除了視力因素外,頭部創傷、腫瘤、高血壓、糖尿病、中風,以及接受化療都是後天斜視的可能成因[1][4]。
影響
斜視可能令腦部無法把從雙眼接收的兩個影像合併,形成複視問題[6]。大腦可能會放棄從斜視眼接收的影像以避免複視,從而令斜視眼發展成弱視。沒有得到治理的弱視眼可能會退化,導致失明[1]。
斜視眼除了影響外觀,也會使患者喪失立體感 (Stereoscopic vision) ;主要是由於腦部對斜視眼所接收的影像訊息加以抑制。若惰性眼在 7歲前得不到適當的治療,通常就會變成永久性的,而喪失的視力亦不能戴眼鏡來矯正。[8]
確診方法
若被懷疑患上斜視,通常會轉介至眼科醫生進行評估,以查看斜視的原因。少於四個月大的嬰孩因為視覺系統正在發展,所以出現間歇性斜視可為正常,但若嬰孩的斜視持續出現,則應盡快去找眼科醫生作檢查。
眼科醫生會為小孩進行不同的測試和檢查以評估他們的視力、量度斜視度數、判斷斜視屬間歇型或是持續型,更會利用特殊的棱鏡以測量斜視量。同時,醫生也會對照患者的斜視情況,觀察小孩能否自行對齊眼睛。
除此之外,醫生還會為小孩進行詳盡的眼部檢查,以查看是否有任何導致斜視的眼疾如白內障、先天性視網膜問題等,任何屈光不正也會被評估。於很罕見的情況下,若有其他斜視的可疑成因,小孩或需要進行眼睛和大腦的掃描。[9]
預防及治療
先天斜視無法預防。驗眼和矯正、平衡雙眼視力,可以預防因視力問題而產生的後天斜視[7]。
由於斜視會發展成弱視,醫學界普遍認為斜視應盡早得到治療。部份患者可能需在 2 歲前矯正斜視問題[6]。
斜視的治療可分為手術及非手術兩種:
- 眼外肌手術主要指以手術調整眼外肌以矯正視軸。除了傳統手術外,醫療人員也可能選擇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放鬆斜視眼的眼肌[4][1]。此方法常用於矯正先天斜視或上、下斜視[6]。
- 對於雙眼視力不平衡引致的斜視,醫療人員會建議患者配戴適合的眼鏡(例如配有稜鏡鏡片的眼鏡)以矯正或平衡斜視眼的視力[6][1]。
- 醫療人員也可能選擇以遮蔽或眼藥水等方法,令較正常的眼睛的視力變得模糊,平衡雙眼視力以矯正斜視[1]。
- 视轴校正医师(orthoptist)
斜視手術的過程與風險
斜視手術會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可為單眼的或雙眼的,此手術的風險低,很少出現併發症。斜視手術涉及「收緊」或「放鬆」控制眼球運動的肌肉,肌肉附於眼外一層薄薄的結膜之下。把肌肉重新定位可使其放鬆,縮短肌肉則可使其收緊。將內側直肌重新定位可把「向內」的眼球移至正常眼位,以治療內斜視。
另一方面,將橫向直肌重新定位則可把「向外」的眼球拉回正常眼位,以治療外斜視。於其他情況下,醫生或需同時使用「收緊」及「放鬆」肌肉的技術。[10]
患者可能會於手術後出現重影,但當大腦稍作適應後,重影便會消失。術後眼睛可能會有點紅,眼球會有輕微的感染風險、出血和損傷。於個別情況下,患者或需接受兩次或以上的手術治療以糾正斜視。
即使手術成功,斜視亦有可能於多年後復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