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條目之 中立性有争议。其內容、語調可能 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2014年10月23日) 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讨论页。 |
徽派建筑是中国汉族传统建筑中的一支流派,是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特点是“白墙黑瓦”。徽派建筑主要流行于皖南徽州六县〔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及毗邻泛徽州地区(如江西浮梁、德兴,安徽旌德等地)[1]。徽商曾经涉足的大中城市如宁波、金华、兰溪、严州、扬州等地亦有徽派建筑遗存。此外,徽州民居更漂洋过海到了海外,例如美国的中国文化学者Nancy Berliner把徽州黄村的荫馀堂搬到了美国波士顿,[2] 又如成龙捐赠给新加坡的徽派木质建筑。[3]
建筑特色
徽派建筑以民居、祠堂、牌坊最为著名,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4]。民居方面,馬頭牆是徽州建筑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而徽州三雕(砖雕、石雕、木雕)是最普遍的装饰物,有些雕刻作品如今也是相当珍贵的文物,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5]
徽派建筑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布局、风水、艺术,甚至涉及气象学。[6] [7]
著名的徽派建筑代表有棠樾牌坊群,许国石坊,西递,宏村,南屏,呈坎,唐模,屯溪老街等。其中,西递、宏村于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首个民居类的世界遗产。
如今,中国许多其他地方都兴仿徽派建筑,通过外加马头墙形成徽派建筑的观感,如安徽省内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等。但此类建筑内部砖木结构同徽州民宅相差甚大,亦不具有“终生平静”(钟、瓶、镜)等常见徽州民居室内陈设,只能视作古建筑仿制品。 [8]
参见
參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