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为张家祥的其他人物,請見「
张家祥」。
张家祥(1932年10月30日—2019年12月29日),男,江苏南京人,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小行星基金会主席,致力于彗星和小行星的观测和轨道研究。[2][3]曾指导南京市少年之家天文小组。[4][5][6]
生平
早年经历
1950年,张家祥毕业于南京一中,随后考入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他在同济大学只上了一个学期,就回到南京。后进入紫金山天文台工作。[7]
探测小行星
1954年9月,张家祥和张钰哲修复了60厘米口径的反射式天文望远镜,正式投入小行星观测。1955年1月20日,他们在望远镜拍摄的底片上发现了一颗小行星。连续观测数日后,他们计算出了小行星的轨道,并上报给國際小行星中心,得到临时编号1955BG,后被命名为小行星3960 “查刘璧如”星。[8] 它是中国人于1949年之后在中国大陆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
人造卫星轨道研究
1957年,张家祥和张钰哲一起发表了《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的专题论文,被称为中国人造卫星运动理论的奠基之作。[7]
荣誉
1991年11月19日,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邵正元在南京宣布,将该台1981年4月1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张家祥星”。[7]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