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至1915年之間,英法兩大租界當局合作填掉洋泾浜,原來的運河河道和兩旁的小路合併成爲一條寬闊大道,並立即成爲城市主幹道。1916年,兩租界決定將新的大道命名為“愛多亞路”(英語、法語:Avenue Edward VII),紀念英王愛德華七世。1943年,汪偽政府在日軍佔領租界后對租界内以西方人物命名的道路進行大批改名,愛多亞路改爲“大上海路”。[2]1945年,上海光復后中華民國政府將汪偽政府所命名的道路、公園等大批改爲國民黨人物名字,將大上海路改名為“中正東路”,紀念蔣中正。1950年5月28日,正式改爲延安東路。[1]
延安西路東起上海市中心的西部,西至虹橋機場,沿綫原為上海的西郊地區,現在已幾乎完全城市化。延安西路為上海公共租界所筑,東段建于1910年公共租界西擴后,填埋柴興浜所筑,名為“長浜路”。西段為1922年越界築路所建,兩條路合稱“大西路”(英語:'Great Western Road)。1943年改名為“長安路”[2],1945年改爲中正西路,1950年改爲延安西路。[1]
^ 1.01.11.21.3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告上海市新订若干条道路及公园名称 1950年5月25日(市秘四字第1209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otice of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Municipality of Shanghai: various new names for roads and parks established by the Municipality of Shanghai. Dated 25 May 1950 (No. Shi Mi Four-1209), Local History Office of the Municipality of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