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传习所,又稱昆曲傳習所,是1921年至1927年存在於蘇州的一個昆曲教習組織。
创办开始由贝晋眉、徐镜清、张紫东负责。不久,穆藕初加入,出巨赀,并有吴梅、汪鼎丞等人赞助,拟定办所方案。所长为孙咏雩。聘请的主要教师有沈月泉(小生)、沈斌泉(净、副、丑)、吴义生(外、末、老旦)、许彩金(旦)、尤彩云(旦),都是“全福班”后期艺人。傳習所的學生即“傳字輩”如顾传玠、朱传茗、施传镇、周傳瑛等後來都成為昆曲名家。
歷史
背景
民國初年,苏州昆劇發展極為衰落,四个大班僅余全福班。1923年秋,全福班在苏州长春巷演完了最后一场,之後不久,全福班也解散了。正净程西亭在苏州老郎庙上吊自殺,而名旦徐金虎則病死在上海弄堂的一個垃圾箱旁邊。[1]
昆劇傳習所
民国十年(1921年)八月,苏州的禊集、道和曲社的张紫东、贝晋眉、徐镜清決定建立一個教授昆曲的機構。他們幾人與汪鼎丞、吴瞿安、李式安、潘振霄、吴粹伦、徐印若、叶柳村、陈冠三、孙咏雩等共12人組成了一個董事會,籌集了一千元银元开班。其匾額最初是由道和曲社社长汪鼎丞所題,為“昆曲传习所”。所長最初定為张玉笙,1922年春愛好昆曲的企業家穆藕初接手後,所長改為孫詠雩,而匾額也改成俞粟庐题的“昆剧传习所”。教師則由四位全福班的名伶擔任[2]。
1922年2月10日晚至12日晚,穆藕初又以“昆剧保存社”之名在上海夏令配克戏院舉辦江浙名人昆曲会,收入達八千多元,均用作昆剧传习所的辦學经费。此外,他還一人承擔了傳習所每月约六百元的全部开支。[2]
1924年5月23日至25日,傳習所首次以“昆剧传习所”的名义演出,地點是上海笑舞台。昆曲傳習所共演出了四十八折传统折子戏,此外每场還有俞振飞、项馨吾、殷震贤等名家加串。這次演出十分成功,每場門票均售罄,由此打開了傳習所的名聲。[2]
1925年春起,傳習所学员又先后在杭州第一台、苏州青年会演出。1926年2月16日至28日因學員實習期滿,傳習所在上海徐园公演。[2]
1923年開始,穆藕初的纱厂就已經出現經濟問題[3],但仍然勉力支持傳習所,直到1927年無力支撐其開銷[1]。1927年10月下旬,他将所务移交给上海的企業家严惠宇和陶希泉,二人投入两万四千元,一个多月後將傳習所改為新乐府。[2]
原來傳習所的名角顾传玠在加入新乐府不久後離開,而新乐府從此衰落,後來改名為仙霓社,繼續在上海演出。1936年仙霓社隨著施传镇的逝世和社會的動亂陷入低谷,1944年4月正式解散。而“传字輩”則星散各處。[1]
組織
傳習所位於该苏州桃花坞西大营门五亩园。有四大“桌台”,由四位苏州全福班的名伶職教。教小生的沈月泉,因兼善其他領域,所以被稱為“大先生”。教副、丑、净的沈斌泉為“二先生”。此外還有教外、末、老生、老旦的吴义生、教旦行的许彩金。半年之後尤彩云接替了许彩金的職務。此外,傳習所內還有笛师高步云、拳师邢福海、國文教师周铸九(後來由傅子衡接替)。[2]
傳習所最初計劃招收三十名男性學員,穆藕初改為五十名。他們的年齡在九岁至十四岁之間,多是蘇州梨園子弟和窮人家的孩子。傳習所有半年的試學,被認可的學生才能“关书”入門正式學習。學期五年,三年學習,兩年實習(幫唱),後來改為六年。第一期學員共十九人,後來周根荣等又相繼入學。[2]
傳習所主張文明办学,不得打骂学生。學習昆曲時最初不分行当,而是群唱“同场戏”,如《上寿》和《赐福》等。經過數十遍甚至上百遍的拍曲之後,才會用《三挡》、《养子》、《胖姑》等“踏戏”。第二年確定學生的行当,先教做功和身段不多的“摆戏”,之後才學習唱做皆重的本工戏。[2]
除去昆曲之外,學生還需學習國文,国文课有初级和高级兩個班,主講《古文观止》、四声和音韵。此外,每个學生還要學笛子及另外一種樂器,以增强其乐感和识谱能力。[2]
傳字輩
1924年首演時,穆藕初请他的朋友王慕喆[1](一作王慕诘[2])為傳習所的學生題下艺名。傳習所先後招收了約七十名學生,但經過淘汰,最後取得“传”字艺名的只有四十四名。其艺名的最后一字部首為其行当,其中“玉”字旁代表小生,這包括八人。“艹”代表旦,包括十二人。“金”代表净、老生、外、副末行,包括十五人。“氵”代表副、丑行,包括九人。[2]
参考文献
外部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