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珩 Edward Barrie Wiggham CBE 任期 1993年5月1日—1996年7月30日继任 彭贊榮 任期 1991年6月19日—1993年4月继任 陳方安生 任期 1990年4月1日—1991年6月18日前任 高禮和 继任 職位改名為公務員事務司 任期 1986年11月17日—1990年3月31日前任 衛理欽 继任 決策科廢除,合併為憲制事務科
出生 (1937-03-01 ) 1937年3月1日( 87歲) [ 1] 英国 桑德兰 配偶 Mavis (结婚)[ 1] 儿女 2女[ 1]
屈珩 ,CBE (英語:Edward Barrie Wiggham ,1937年3月1日— ),英國 殖民地官員,曾任英屬香港 公務員事務司 (前稱銓敘司)、常務司 等職。
簡歷
早年經歷
屈珩於1937年在英国 桑德兰 出生[ 2] ,他在1956年至1958年間曾在駐紮於塞浦路斯 的英軍軍團中服務。1961年[ 1] ,他在牛津大學皇后學院 修畢現代語言學(1958年起)[ 1] ,並於同年到香港大學 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學習粵語[ 1] 。除此之外,他本身亦精通法語 和德語 。隨後,他加入香港政府服務,初時在市政總署 服務,並曾任元朗副理民官。在任期間,他曾多次到新界西的鄉郊地區視察,並處理當地居民關於開闢道路、疏浚水源等要求。[ 3] [ 4] 1965年4月,屈珩離任元朗副理民官一職,並於返英度假半年後平調至大埔理民府,同任副理民官一職。[ 5] [ 6] 1967年3月,屈珩升任南約理民府官,接替離職的潘禮。[ 7] 在任期間,他著重於加強南約十區的鄉紳與政府之間的聯繫,並獲得他們的信任與支持。在六七暴動 爆發期間,他設立了鄉事會加強官民合作,南約的大部分地區在此會調和之下未有亂事發生。[ 8] [ 9] 此外,他亦頻頻往不同鄉郊地區視察,以了解地區人士的需求,並加強發展南約的社會設施。例如他曾於1967年10月訪問西貢,並深入位處高達千呎的村落訪問,令該村居民為之感動。[ 10] 1969年6月,屈珩離任南約理民府官一職,在任新界六年間,其積極發展、為居民解決生活困難的政績廣獲十區的鄉紳為之贊同和答謝。[ 9]
政府工作
1970年,他離開新界的地區行政工作,轉至輔政司署 工作。加入司署後,他首任首席助理財政司,並於1974年11月榮升新界副政務司 一職(同年通過女王陛下政府 外交事務中文/國語語言考試[ 1] ),至1978年離職。[ 11] 他在1978年成為港府設立的秘密組織壓力團體常務委員會 的首任主席,此組織乃用作監察當時不斷成立的壓力團體對政府的指責,並特別針對以非制度化方式爭取基層利益的團體。[ 12] 除此以外,他在1979年10月起擔任康樂文化專員一職,負責推動香港的體育和休閒活動的發展。[ 13] 至1981年10月,港府成立康樂文化署 ,由他出任首任署長。[ 14] 1983年7月,他獲港府晉升為甲級政務官。[ 15] 同年9月,他出任港九政務署 署長一職,任內歷經政府推行地方行政,使官民溝通更為多樣。
高層官員生涯
1986年5月,屈珩離任港九政務署署長,並暫赴北京 擔任英國駐北京大使館參贊一職。同年11月,他接替約滿離職的衛理欽 ,擔任常務司(現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一職,負責協調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工作,以及處理當時極為重要的香港與中國事務,他亦因此而成為決策科的主要官員之一。[ 16] 在任期間,他同時為中英聯合聯絡小組 的一員,負責與中方磋商香港主權交接有關的事宜。在1989年6月六四事件 發生後,香港市民對中國政府產生恐懼,而負責主權移交事務的屈珩,曾於同年8月發表題為《收拾殘局》的講話,呼籲公眾積極為起草《基本法 》表達他們的意見,以確保最終內容能掌握在港人自己的手中。[ 17] 他更向中國政府要求延遲於1990年發布《基本法》之計劃,並呼籲中方不要在主權移交後在香港駐紮解放軍。然則,此舉引起中方的反彈,新華社在三日後評論其講話為「公然干涉基本法起草工作」,並指他們公然對基本法起草工作橫加指責,違背中英聯合聲明的規定,將事件提高至英國違背《中英聯合聲明》的層級。[ 18] [ 19] 1989年11月,屈珩獲港督衛奕信 爵士委任為行政局 成員。
1990年4月,他調職為銓敘司,負責管理公務員。[ 20] 他在上任前,曾遇到公務員要求加薪15%的連番抗議行動,因而積極加強政府部門溝通,並促進政府與公務員雙方的瞭解以避免事件重演。[ 21] 當時,香港民主同盟 主席李柱銘 曾批評英國政府出賣香港,除了將香港拱手相讓予中國之外,還拒絕給予港人民主。他因而為英方辯護,並指出在香港發展民主可能導致反效果,並且中國政府並不會容許香港擁有民主制度。[ 22] 1991年,他獲頒大英帝國司令勳章 (CBE)。
1993年4月,他獲港府委任為香港駐美總經貿專員 。屈珩當時為香港政府中最資深的政務官,但基於港督彭定康 當時推行高官本地化政策的關係,原有望擔任最高級公務員職位布政司 的屈珩最終被陳方安生 取代。他因而感到不滿,並獲政府度身訂造此職位作安撫。[ 23] 在屈珩的堅持下,工商科因而向立法局 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二百五十萬美元購置駐美專員官邸。[ 24] 而其後他親自到美國選購官邸,該豪華大宅面積約七萬平方呎,除有廣闊的花園及草地外,泳池及網球場等設施一應俱全。[ 23] 此舉引起立法局議員的嘩然,並引起民主派議員對政府的批評。[ 25] 其後,其公務員事務司一職由陳方安生接任,成為首位女性及華人接任此職,而她在短短半年後便離開公務員事務科,接替霍德 任布政司。
參考資料
^ 1.0 1.1 1.2 1.3 1.4 1.5 1.6 Kevin Sinclair (编). Who's who in Hong Kong 4. Who's Who in Hong Kong Ltd.、Asia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Ltd. 1988: 407.
^ Edward B Wiggham, 1937 . England and Wales Birth Registration Index, 1837-2008. 2014-10-01 [2021-06-22 ] –通过FamilySearch (英语) .
^ 《華僑日報》,1963年8月24日,P.9,《元朗副理民府屈珩視察牛牯角水源》
^ 《華僑日報》,1964年4月15日,P.9,《副理民府屈珩定今晨往視察》
^ 《華僑日報》,1965年4月2日,P.16,《副理民官屈珩榮調》
^ 《華僑日報》,1966年6月16日,P.15,《屈珩訪大埔鄉會》
^ 《華僑日報》,1967年3月6日,P.12,《歡送潘禮.歡迎屈珩》
^ 《香港工商日報》,1967年8月16日,P.5,《南約理民官屈珩巡視南丫島工務,並感謝村民支持抗暴》
^ 9.0 9.1 《華僑日報》,1969年6月2日,P.11,《理民府官屈珩榮陞》
^ 《華僑日報》,1967年10月1日,P.10,《南約理民府官屈珩訪問西貢各村》
^ 《華僑日報》,1974年11月13日,P.10,《新任副新界司屈珩昨視察屯門參觀新市各項工程進展會晤鄉會首長暢談鄉情》
^ 《利益團體與公民社會》,陳健民
^ 《華僑日報》,1981年6月28日,P.6,《青少年暑期活動 今年舉辦八千項》
^ 費明儀、周凡夫、謝素雁:《律韻芳華: 費明儀的故事》,P.372
^ 《大公報》,1983年8月1日2,P.4,《曹廣榮布立之等升為甲級政務官 屈珩徐淦等升為乙一級政務官》
^ 《華僑日報》,1986年3月11日,P.9,《衛理欽今年底約滿 屈珩將升任常務司》
^ 《華僑日報》,1989年8月15日,P.3,《常務司屈珩籲市民廣提意見》
^ 许家屯回忆录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78
^ Cheng, Joseph Y.S. The Other Hong Kong Report.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0.
^ 《華僑日報》,1989年11月24日,P.3,《獲委行政局議員出任銓敘司屈珩感到榮幸不願評論近期國際化的問題》
^ 《華僑日報》,1990年4月18日,P.3,《銓敘司屈珩新官上任》
^ Kristof, Nicholas D. In Hong Kong, a Deepening Sense of Despair and Betrayal . The New York Times. 23 April 1990 [2018-03-1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9-24).
^ 23.0 23.1 港英用外經辦安撫失意高官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太陽報,2002-12-27
^ 《四個葬禮及一個婚禮 - 葉劉淑儀回憶錄》,PP.56-57
^ Storm clouds gather over Wiggham Mansio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華早報,199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