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错姜漂[1](緬甸語:ကွမ်းဆော် ကြောင်းဖြူ,[kʊ́ɴ sʰɔ̀ tɕáʊɴ bjù]),旧译混修恭驃[1],是緬甸蒲甘王朝的君主,1001年至1021年在位。混修恭驃推翻前任國王「黃瓜王」良吳蘇羅漢後即位為王。多年後,良吳蘇羅漢的兩個兒子基梭、叟格德以新寺廟建成為藉口,邀請宫错姜漂來行香,在寺中基梭與須迦帝逼迫他出家,此後宫错姜漂與妻兒就居住在寺中,基梭即位為王。宫错姜漂生有一子阿奴律陀。[2]
出家後的宫错姜漂在寺廟生活了20多年。1044年,繼基梭之後為王的叟格德強娶了宫错姜漂的王后、阿奴律陀的母后。被激怒的阿奴律陀與叟格德決鬥並擊殺了他。阿奴律陀希望他父親還俗為王,但宫错姜漂拒絕了。阿奴律陀即位,四年後宫错姜漂去世。死後成為緬甸神靈帝驃僧。[3][4][5]
參見
參考文獻
- 引用
- ^ 1.0 1.1 琉璃宫史(下卷). 商务印书馆. 2009年: 1121.
- ^ 《緬甸史》,戈·埃·哈威著,姚梓良譯,46頁
- ^ Hmannan Yazawin,第一卷,229–230頁
- ^ 《緬甸史》,戈·埃·哈威著,姚梓良譯,62頁
- ^ Hla Thamein. Thirty-Seven Nats. Yangonow. [201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6-24).
- 書籍
- 《緬甸史》,戈·埃·哈威著,姚梓良譯,商務印書館,1973年6月出版
- Royal Historical Commission of Burma. Hmannan Yazawin 1–3 2003. Yangon: Myanmar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1832 (缅甸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