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Olivier Rieppel、劉俊與H.Bucher聯合發表了中國第一件詳盡的「黃果樹安順龍(劉俊,1999年中文命名)」標本描述。後來在2005年,劉俊撰寫博士論文,詳細分析這件標本全身的細節構造,並發表於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期刊中[1][2][3]。
烏沙安順龍
2006年,在興義市烏沙鎮發現了安順龍的第二個種,並由Olivier Rieppel、劉俊與李淳等人命名為烏沙安順龍(正模標本:IVPP V 13782),相較於黃果樹安順龍的兩個已知標本(正模標本IVPP V11834與參考標本IVPP V11835),此種的頭骨較小,軛骨後突短,向後延伸不超過下顳孔之半,後背區的神經棘高度小於寬度,其背緣有垂向溝、脊,間鎖骨十字形,前突基部寬;肱骨外髁溝明顯,內髁很發達,在內腹側有脊但無孔;第五掌骨比第四掌骨稍長,第四指失去一個指節;髂骨板向後背向展開,七個跗骨骨化。[4][5]
黃泥河安順龍
2007年,在黃泥河河邊發現了此屬第三個種黃泥河安順龍(程龍等人命名,正模標本:SPC V 30017),其特徵為間翼骨腔狹小,基枕骨後緣微突;下頜最長骨骼為夾板骨,烏喙骨前緣微微向前延伸,後腹緣向後延伸較遠;7塊腕骨骨化;脛骨近端擴展;腓骨遠端擴展呈扇形;6塊跗骨骨化,與其他二種有許多相似之處,異處在於其體型小於前兩個種,烏喙骨近端邊緣和遠端腹緣行, 前緣向前延伸較遠, 後緣略向後延伸[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