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織錦 |
---|
大明山西薊州兵備副使 |
籍貫 | 河南省開封府許州 |
---|
出生 | 萬曆十三年(1585年)乙酉十月二十六日
|
---|
逝世 | 卒年不詳
|
---|
配偶 | 娶趙氏 |
---|
親屬 | 曾祖孫得隆,祖孫崇輝 父孫以信,母趙氏 |
---|
|
- 萬曆三十七年己酉科舉人
- 萬曆三十八年庚戌科同進士出身
|
孫織錦(1585年—?年),字伯闇,號大素,河南省開封府許州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河南乡试第三十一名舉人[1],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聯捷庚戌科會試一百五十二名,廷试三甲二百二十名進士[2][3]。户部观政,授任順天府武清縣知縣。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调任固安縣知縣[4],到任後即體察民情,考察利弊所在,重修河堤及縣學文廟。當地大旱,孫織錦命人煮粥安撫百姓[5]。四十三年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四十四年升南京吏部主事,四十六年(1618年)升郎中,丁艱歸。服阕,起复礼部郎中。
天啓二年(1622年)九月升山西布政使司右参议兼按察司佥事、提督学政,依附魏忠賢[6],六年十二月起补山西薊州兵备道[7],七年(1627年)五月以喜峰口軍功升一级,加按察司副使,照旧管事。思宗即位,魏忠賢倒臺。孫織錦被參劾向閹黨重臣崔呈秀行賄謀官,思宗下令將其削籍。[8]
家族
曾祖孫得隆;祖父孫崇輝;父孫以信,廩生;母趙氏。具慶下。兄瑞錦,弟雲錦;藻錦;綉錦;霽錦;紋錦;繪錦;菁錦。
子培元;儲元;褒元;涵元。
孙织锦削籍后,在宛平与当时同朝为官的许州同乡焦氏父辈相谋,购得裕州南二十里一个叫券桥的焦家大院,使后人孙尔康到此定居避难,当时孙织锦在许州留有二子尔延 、三子尔宁、四子尔喜。长子孙尔康到券桥后占父辈荫功 在康熙十三年任裕州州判,为从六品职。后卒于任上。尔康卒后 在裕州城南留有一衣冠冢,真身被移厝许州故里。[9][10]
尔康在裕州有二子,长子孙楫,次子孙櫆。孙櫆收养一子孙平懿。后晚年得子孙煊,煊有三子分别是孙佑基 孙龙锡 孙佑谱,自此券桥孙姓老三门形成。长门佑基除长子一支在券桥以外,其余皆分布在宛平、献县、漷县等地。其中长子孙佑基传孙作肃,为清代信骑卫,作肃传孙允德,为清代卫千总, 从六品官职,统率漕运军队,领运漕粮 统领京师拱卫。允德传书屏 孙书屏传连璧,(连璧民国版方城县志误作联,该志书后有勘误条),孙连璧之妻王氏和同券桥孙姓其他先贤之妻分别被朝廷降恩旨旌表,拨银两在券桥南头立有牌坊等,券桥孙姓自佑基一下分别是作允书梦天润兆福中慧叶嗣名儒。[11]
參考文獻
- ^ 《許州志·卷之六·選舉·舉人》頁四:孫織錦,萬曆己酉。中庚戌進士。
- ^ 《萬曆三十八年庚戌科序齒錄》:民籍,治《書經》,年二十五歲中式萬曆三十八年庚戌科第三甲第二百二十名進士。乙酉十月二十六日生,行一,曾祖孫得隆;祖孫崇輝;父孫以信,廩生;母趙氏。具慶下,妻趙氏,兄瑞錦,弟雲錦;藻錦;綉錦;霽錦;紋錦;繪錦;菁錦,子培元;儲元;裹元;涵元。由廩生中式己酉鄉試三十一名舉人,會試中式一百五十二名。授戶部觀政授直隸武清縣知縣,癸丑調繁固安縣乙卯順天同考丙辰陞南京吏部主事戊午陞郎中丁艱。
- ^ 《許州志·卷之六·選舉·進士》頁二:孫織錦,萬曆庚戌。歷任薊州道參政。
- ^ 《固安縣志·卷三·文獻志·官師》頁六:(知縣)孫織錦,四十三年任。有傳。
- ^ 《固安縣志·卷三·官師》頁二八:孫織錦,字伯開,河南許州人。庚戌進士。萬曆四十三年知固安縣。從武清移此邑,下車問俗,察利弊所在,興釐之城工,修繕渾河舊堤崩阤,剏修重隄,長伍百四十丈,樹柳萬餘,堅完倍昔。修文廟儒學。四十五年旱,饑民將亂,煮粥活之。
- ^ 《明史·卷二百四十五》:继欧,许州人。历知元氏、真定、柏乡,入为吏部稽勋主事,累迁考功郎中。将调文选,中旨谓为杨涟私党,削籍归。时缇骑四出,同里副使孙织锦素附忠贤,遣人怵继欧曰:“逮者至矣。”继欧自经死。崇祯初,赠太常寺卿。
- ^ 《畿辅通志》:畿辅职官志卷之第十六 蓟州兵备道,孙织锦,杞县人,由进士。
- ^ 《崇禎長編卷之三》:(天啟七年十一月)己亥,廣西道御史梁炳疏薦,原任太常寺少卿白儲玿、原任御史田唯嘉、原任禮部侍郎李標糾薊州副使孫織錦納賄崔呈秀,營陞薊州道,帝令起用李標,削孫織錦籍。
- ^ 民国版《方城县志·卷二·职官》州判 孙尔康,字伯周,康熙十三年任。
- ^ 民国版《方城县志》卷六·人物·旌表 孙联(连)壁之妻王氏,孙梦麟之妻李氏。
- ^ 《券桥孙氏族谱》:八世祖织锦;九世尔康、尔延、尔宁、尔喜;十世楫、櫆;十一世煊;十二世佑基、龙锡、佑谱。
-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萧元吉 撰.《許州志》.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刻本.
-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錢仲仁、王尚義 撰.《固安縣志》.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鉛印本.
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殿試金榜 |
---|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 |
---|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57名 | |
---|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242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