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调本名平调,因其唱腔音乐相对于高调(山东梆子)的音调低,故称之为“平调”,现通称“大平调”。该剧种历史悠久,流布于豫北、山东、冀南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大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流传范围
大平调是流传于中原五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唱腔属于梆子腔系统流行地区以曹州(今菏泽市)为中心,跨越冀、鲁、豫、苏、皖五省边缘地带,西到郑州、陈州(今淮阳),南到徐州、毫州,北到大名、磁州,东到济宁、兖州,号称流行五省八州。[1]
命名
由于它的定弦、唱腔都比号称高调的山东梆子、定名反调的横笛梆子(即河北梆子)低,所以称为平调。又因它使用的梆子长50厘米、5斤多重,当地观众也叫它"大油梆”。故又称为大梆戏、大油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通称为大平调。[2]
支派
大平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平调、西路平调和河东平调。
外部連結
参考资料
- ^ 大平调. 大河网. 2017年8月25日 [2018年9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9月4日).
- ^ 大名传统戏曲——大平调. 搜狐网. 2018年8月23日 [2018年9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9月4日).
|
---|
浙江 | |
---|
北京 | |
---|
河北 | |
---|
山东 | |
---|
青海 | |
---|
安徽 | |
---|
江苏 | |
---|
上海 | |
---|
江西 | |
---|
福建 | |
---|
广东 | |
---|
海南 | |
---|
湖南 | |
---|
河南 | |
---|
湖北 | |
---|
四川 | |
---|
吉林 | |
---|
云南 | |
---|
贵州 | |
---|
甘肃 | |
---|
陕西 | |
---|
辽宁 | |
---|
山西 | |
---|
黑龙江 | |
---|
西藏 | |
---|
内蒙古 | |
---|
广西 | |
---|
新疆 | |
---|
香港 | |
---|
澳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