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3′23″N 116°26′22″E / 39.88968°N 116.439462°E / 39.88968; 116.439462
夕照寺 |
---|
|
地址 | 夕照寺中街13号 |
---|
分类 | 古建筑 |
---|
时代 | 清 |
---|
认定时间 | 1984年1月 |
---|
夕照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中街13号,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
历史
据说夕照寺的名字“夕照”取自燕京八景的金台夕照。寺院创建时间不详。《北京文史资料》中《夕照寺今昔》一文记载,据该寺末任住持秀泉说,夕照寺原来是浙江省昌化县澄济寺下院,相传建于明朝初年。[1][2][3]1943年《外三区夕照寺僧人秀灵登记庙产的呈及社会局的批示》附的登记表记载,夕照寺当时的门牌号为“外三区广渠门内板厂一号”,“明万历年间私建,嘉庆三年重修”。[3]
乾隆年间的《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第二十八卷收有明朝于谦的题词,可证夕照寺在明朝初年即已存在。史料记载,明朝正统年间,于谦曾到该寺,应寺僧普朗的邀请,为普朗的师傅古拙俊禅师所作的《公中塔图并赞语》题词。[4][2]该手迹先后由安岐、顾崧等人收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5]全文如下:[3]
余以巡抚奉命还京。道过都城东南之夕照寺,有僧普朗者,出其师古拙俊禅师所遗公中塔图并赞语,和南请余题。余惟师之是作,盖易所谓立象尽意者也。图以立象,而意已寓于象之中;言以显意,而象不出于意之外。所谓贯通一理而包括三教,因境悟道而舍妄归真者也。非机锋峻拔、性智圆融而深造佛谛者,乌足以语此哉。普朗能宝而藏之,日夕观象以求其意,则于真如之境也何有。焚香赞叹之余,书此数语以遗之。 正议大夫资治尹兵部侍郎于谦书
《汪代门募金捡埋遗骸碑记》石碑发现于夕照寺街,拓片现存首都图书馆。碑文记载钱塘人士汪代门为了掩埋路边尸骨而募捐,落款为“乾隆二十四年,寂照寺住持成绍撰文并立碑于此。”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赖惠敏等人写的《雍正皇帝与北京汉传佛寺》一文中提到雍正二年(1724年)下诏,令各地设普济堂、育婴堂,其中提到“北京育婴堂设于寂照寺(夕照寺)。” 关于夕照寺是否曾经叫寂照寺,目前尚无定论。[3]
赵吉士《育婴堂碑记》记载:“夕照寺,顺治初已圮,仅存屋一楹,盖其来旧矣。”清朝雍正年间文觉禅师元信退居于夕照寺,把该寺的殿宇整修一新。清朝乾隆年间,夕照寺再度获得修缮。《乾隆京城全图》中标出了夕照寺。嘉庆三年蓄款重修。夕照寺大悲殿壁画有名,又有雅致的园林,所以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来。[1][2]
道光年间,夕照寺为水陆道场,寺僧每逢做道场时都在寺外持铙而舞。[2]麟庆《鸿雪因缘图记》记载:“是日在山门演飞铙经,妙音法曲,恍若步虚。就事僧均披织龙袈裟,持铙者飞舞盘旋,能传师教,尚不至作广陵散。”《鸿雪因缘图记》也收有一幅“夕照飞铙”图。飞铙,又称飞钹。据说十八罗汉中有一位“飞钹罗汉”,又称“飞钹尊者”,可使铜钹在手中飞来飞去。据说“飞钹罗汉”手里的铜钹又叫日月钹,掷高可拨云见日,为超度死者的仪式。夕照寺僧人杲堂善长飞铙,杲堂先将一只铙高抛,落下时用另一只铙接住,落下的铙立在手中的铙上飞速旋转。该绝活传自法藏寺飞钵禅师道孚。[3]
夕照寺是智化寺京音乐流布的寺庙之一。大约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智化寺京音乐外传到天仙庵,后来分别传到成寿寺、水月庵、地藏庵、夕照寺、关帝庙、火神庙等十多座寺院。[6]京音乐流布的北京寺庙主要有:[7]
京音乐流布的北京寺庙
《冒鹤亭先生年谱》记载,1911年4月13日,冒鹤亭邀请朋友在夕照寺雅集,纪念其先祖冒辟疆诞辰三百周年,来的人不少是社会名流,大家吟诗作画。[5]
民国十六年(1927年),夕照寺内曾建慈济学校,后来学校迁往拈花寺。1950年代初,夕照寺后园改建成北京市第五幼儿园。寺前兴建下水道时将该寺的影壁拆除。1954年,夕照寺接受小修葺。1956年,北京地毯厂迁入夕照寺内,占用东西配殿作为厂房。1957年,该寺住持秀泉从夕照寺调往南城区工作,此后该寺无人管理。1965年,夕照寺被北京拉锁厂占用。因为扩建厂房而占用三重大殿,壁画《古松图》被北京文物工作队揭取保管(现存北京文物研究所),壁书《高松赋》被拆毁。文化大革命中,寺内佛像大多不知去向,寺后的“普同”砖塔被拆除。[2]1984年,夕照寺被定为崇文区文物保护单位。[3]
2008年,夕照寺修复完工,仅恢复了山门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及东西配殿。修复后,夕照寺成为金台夕照会馆的一部分,会馆门牌号为夕照寺中街15号。[8]夕照寺的东、西、北三面均为金台夕照会馆的楼房。夕照寺被金台夕照会馆辟为“金台书院”(采用附近的金台书院的名字),作为举办国学讲座、展览、学术活动等的场所,在夕照寺各殿内分别设有鸡血石博物馆、夕照茶苑、国琴馆。[9]2014年6月1日,北京金台夕照会馆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金台夕照酒店有限公司。金台夕照酒店的英文名为Xizhao Temple Hotel。[10]
夕照寺也是周边地区的地名。夕照寺中街、夕照寺街、夕照寺西里、夕照寺东里均因夕照寺而得名。
建筑
夕照寺坐北朝南。《1928年北平特别市寺庙登记备案》记载,夕照寺面积20多亩,殿房108间,山门殿坐北朝南,大雄宝殿在中间,大悲殿在后面,此外还有东西配殿、方丈院、后院、砖塔、停灵房等建筑。山门殿上石额题有“古迹夕照寺”,殿内有木屏风,殿内供奉二尺高的红木精雕一尊。院内有石碑,碑文已漫漶不清。大雄宝殿面阔三间,供奉三世佛,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两厢供奉十八罗汉像。大悲殿面阔五间,中间的三间供奉千手观音、文殊菩萨、关羽。东西配殿阁十间,用来停放灵柩。[1][4]现在上述全部佛像、法物已无存。
该寺原来主要建筑有:[11]
- 影壁:位于山门殿前数丈。[11]现已无存。
- 山门殿:面阔三间,拱门,门上石额题有“古迹夕照寺”,门两侧各开一个圆窗。殿内左侧供奉蔡伦,右侧供奉关羽,殿正中有木屏风,背后供奉红木雕持杵韦驮立像,高二尺有余。[3][11]2008年,山门殿修复。
- 大雄宝殿:面阔三间,供奉三世佛,中坐獅文殊菩萨;左坐孔雀观音菩萨;右坐白象普贤菩萨。两厢供奉十八罗汉塑像。大雄宝殿前庭有数株古槐,西南隅有一通碑,碑文不详。[11]2008年,大雄宝殿修复。
- 东、西配殿:位于大雄宝殿、大悲殿前东、西两侧,各十间。[11]2008年,东、西配殿修复。
- 大悲殿:(《宸垣识略》称为地藏殿)面阔五间,中三间正中供奉千手观音,左为文殊菩萨,右为关羽。大悲殿左壁是王安昆的壁书《高松赋》,右壁是陈寿山的壁画《古松图》。据该寺末任住持秀泉说:1951年该寺自广渠门外济善寺废墟抬回一尊铜质药师佛,包括莲座在内高寻丈,置于王安昆书壁之前。大悲殿前庭有数株古槐。[11]2008年大悲殿修复后,殿内东壁(即原来壁书《高松赋》的位置)悬挂《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收录的明朝于谦的题词的复制品。[3]
- 方丈院、新方丈院:大悲殿以西有门,通往方丈院,方丈院有屋三间。新方丈院位于东配殿后面,明三暗五共八间。[11]方丈院、新方丈院现已无存。
- 后园:夕照寺后有一小门可通后园。过去后院以丁香为盛。《燕京访古录》记载:“循小门出为园,园中遍植丁香,杂以幽花奇草。与小榭斜对,有一四角小亭,拾级而登,高可远眺,垒层石以为台,台高丈许,旁植丁香,间以海棠、蔷薇、藤萝之属,翠阴如画,堪称佳景。”[3]夕照寺后园丁香开放时,不输法源寺丁香。[1]后园如今为北京市第五幼儿园的所在地。[3]
- 普同塔:夕照寺后园西墙外有一座砖塔,名为“普同”,取意“普度众生同登仙境”。[11]普同塔是收聚暴露在街头或野外的尸骨之处。据说过去夕照寺后园内有瓦房3间,题有“骷髅聚所”,相传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专门收聚荒冢白骨。“骷髅聚所”室内白骨放满,便移到后园西墙外的普同塔下穴内。普同塔高丈二余,建立年代不详。塔下穴很深,自建塔之后常年积骨,未见积满。过去农历每年七月二十四日夕照寺办善会,寺僧挑着箩筐外出拾白骨,集至后园的“骷髅聚所”小屋,而后用膳,附近村民也来拾骨,拾骨者可得夕照寺给一枚铜板、两顿素膳。[3]普同塔现已无存。
- 挹翠轩:夕照寺东院有挹翠轩,是云岩上人修道处。庭院内有竹子、小池、禅房,飘散芬芳。墙外有杨柳。[1]现已无存。
夕照寺大悲殿壁画十分有名。大悲殿左壁是王安崑写的梁朝沈约《〈高松赋〉并跋》。右壁是乾隆四十年(1775年)安徽省天长县画家陈菘(字寿山)画的《古松图》。陈寿山游楚而不遇,到北京以卖画为生,《古松图》中的古松苍翠,栩栩如生。[1]《桃花圣解庵日记》记载:“王安崑平圃所书沈约《高松赋》,后有跋,言京师左安门外弘善寺静观堂有陈香泉、禹之鼎两君画壁,观者云至。夕照寺恒吉师欣慕之。乾隆乙未夏六月,因乞陈寿山画松,而平圃书此赋。”1947年北平市民政局档案《北平市第十区广渠门内夕照寺住持秀灵呈送寺庙登记表》记载:“后殿西墙画松一壁,落款寿山陈松,东壁书有高松赋,落款平圃王安昆。”[3]
乾隆四十年(1775年)六月九日,陈寿山在该寺作《古松图》。寺僧说,陈寿山作画时已80岁,时值盛夏,他解衣裸体,连饮巨杯,随后一气呵成。作画时下大雨,庭院中的水积至一尺深,雨霁画成。[1]但另一种说法称,陈寿山不到50岁便去世了。[4]
李放《皇清書史》卷十六引《木葉厱法書記》作“王安昆(一作崑),字平圃,河間人,工書,嗜古,收藏甚富。”[12]袁枚《随园诗话》卷九记载:[13]
王安昆,字平圃。予少在都中,与交好,常宿其家,见其题尤贡甫《墨竹》云:“几个琅玕几点苔,胜他五色笔花开。分明满幅萧萧响,似带江南风雨来。”《买竹》云:“南郊过雨绿生香,底事劳人买竹忙?我一出城君入市,两边风味各分尝。”又,《送罗两峰归邗上兼示舍弟瘦生》云:“别时冰雪到时春,万树寒梅照眼新。邂逅若逢江上客,已归须劝未归人。”
夕照寺附近原来还有不少其他知名寺院、园林和单位。比如夕照寺西面100米左右,原是“育婴堂”,是一座孤儿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为“育锋小学”。后来成为崇文区教育委员会的办公地。崇文区与东城区合并为新的东城区之后,成为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南区),地址是夕照寺中街19号。[4]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