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诱逃》(德語: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目录第384號,是奥地利作曲家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创作的三幕歌唱劇。 德语唱词由克里斯多夫·弗雷得里希·布里茨那(Christoph Friedrich Bretzner)创作,故事讲述了西班牙貴族贝尔蒙特在仆人佩德利奥的帮助下,前往土耳其塞利姆帕夏的后宫营救被海盗掳走的爱人康斯坦斯和女僕布隆黛。
“而我得说,在歌剧中,詩詞必须是依順於音樂的女兒(bey einer opera muß schlechterdings die Poesie der Musick gehorsame Tochter seyn)。为什么意大利的歌剧如此流行,尽管情节是如此糟糕?...因为音乐才是一切,当你仔细聆听时就会忘了其它。只有情节和歌词为了音乐而生...而不是被牵强推上那些糟糕的五线谱时,才能认为歌剧是成功的。完美的情况是一个能够理解舞台表演,并有能力提出合理意见的出色的作曲家遇见一个能干的词人,就会像遇到重生的火鸟一般;在那种情况下,面对任何掌声...甚至是无知的,我都将无所畏惧。”
第二景:贝尔蒙特来到了宫殿门前,四处寻找他的爱人-康斯坦斯(咏叹调:Hier soll ich dich denn sehen),她已被海盗掳走并卖给帕夏。
第三景:帕夏的仆人-奧斯敏正在花园里摘无花果,唱着小调,感叹女人对爱情的善变(咏叹调:Wer ein Liebchen hat gefunden);贝尔蒙特不断地问着奧斯敏,并试图打探与康斯坦斯一起被掳走,现在正在宫殿中做仆役的仆人-佩德里奥的消息,但奧斯敏对他不闻不问,继续唱歌,最后不耐烦的奧斯敏恼羞成怒,对贝尔蒙特恶语相向,贝尔蒙特退場(咏叹调及二重唱:Verwünscht seist du samt deinem Liede)
第四景:佩德里奥登场,奧斯敏将怨气发泄在佩德里奥身上,并立誓要让他受尽万般折磨而死;佩德里奥问他,自己究竟做了什么事,要遭到这样的诅咒(咏叹调及二重唱:Das scheint auch so ein Schurke)
第八曲:布隆德的咏叹调。布隆德奥斯敏在一起,布隆德唱咏叹调《透過溫柔和奉承》(Durch zartlichkeit und schmeicheln),要求奧斯敏別強行獲得女子芳心,奥斯敏仍无法追求她。
第九曲:布隆德和奥斯敏的二重唱。奥斯敏说:“我可以离开你,但不准佩德里奥靠近你。”布隆德却说:“你无权命令我。”奥斯敏无奈下场。康施坦茨上场,布隆德很同情她。
第十曲:康斯坦斯的宣叙调和咏叹调,康斯坦斯先以宣叙调呼唤贝尔蒙特,又唱咏叹调《自从和你分别,悲伤成为我的命运》。帕夏上场威胁她,如不从,将受到惩罚。
第十一曲:康斯坦斯的咏叹调《各種各樣刑罰可能正等著我》(Martern aller arten mogen meiner warten),顯示自己不懼死亡的決心。康斯坦斯下场后,帕夏自语:这女人怎么有这么大的勇气?他怀疑她在策划逃跑。布隆德上场,帕夏见康斯坦斯未和她在一起,起了疑心而下场。佩德里奥上场告诉布隆德,贝尔蒙特已进了宫,正策划逃跑。
第十二曲:布隆德听后唱咏叹调《何等喜悅和快活》(Welche wonne, welche lust)。
第十三曲:佩德里奥演唱咏叹调《挺身奮鬥,挺身爭奪》(Frisch zum Kampfe, frisch zum Streite!),著手執行逃亡計畫。
第十四曲:佩德里奥与奥斯敏的二重唱。佩德里奥向奥斯敏劝酒,两人合唱《酒神万岁》(Vivat Bacchus! Bacchus lebe!)。混在酒中的安眠药使奥斯敏昏睡,佩德里奥趁机把贝尔蒙特带进来。
第十五曲:贝尔蒙特的咏叹调,马上要与情人重逢,他唱《当喜悅的眼淚流淌》(Wenn der freude tranen fliessen)。
第十六曲:4人重逢后四重唱。从《啊,贝尔蒙特,我的生命》起,后两个男人怀疑起两个女人的贞操,康斯坦斯哭了,布隆德打了佩德里奥一耳光。兩男懺悔後,大家又言归于好。
第三幕
第三幕
第一场,皇宫前广场,深夜。
第十七曲:贝尔蒙特的咏叹调,一切逃亡准备就绪,贝尔蒙特唱《我要完全依賴你的堅強》(Ich baue ganz auf deine Stärke),讚嘆愛情化險為夷的力量。
第十八曲:佩德里奥唱《在摩尔人之国被捕》(In mohrenland gefangen),叙述美丽姑娘成为俘虏,年轻贵族来救助。此时康斯坦斯打开窗子,布隆德也打开窗子,她们都爬上梯子时被奥斯敏发现,4人均被抓获。
第十九曲:奥斯敏的咏叹调《我要如何慶祝勝利》(O, wie will ich triumphiren),他對落網的4人幸災樂禍,要將他們带往刑场逐一处死。
Abert, Hermann (2007) W. A. Mozart, trans. Stewart Spenc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00072236. [This is a recent edition of a much older work.]
Beales, Derek (2006) "Joseph II, Joseph(in)ism," in Cliff Eisen and Simon P. Keefe, eds., The Cambridge Mozart Encycloped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32–239.
Bernard, Andre, and Clifton Fadiman (2000) Bartlett's Book of Anecdotes. Boston: Little, Brown. p. 339.